12月25日,三亞市地下綜合管廊PPP項目海榆東線南段正式投入試運營,這是三亞首條試運營的地下綜合管廊。據悉,該條地下綜合管廊全長5KM,分為燃氣艙、水艙和電艙。
據了解,三亞市地下綜合管廊海榆東線南段起點位于海榆東線與海岸大道交叉口往北方向300米處,路線總體由北向南布線,先后經過林旺鎮、林旺安置區、與建設大道平面交叉,重點位于石姆龍路口,全長5KM,設置控制中心一處。
項目于2017年1月1日開工,今年11月20日完工。采用“設計——采購——建設——運營——移交”的PPP+EPCO模式運作,包括項目融資、建設、運營維護和移交,特許經營期20年,其中建設期2年,運營期18年。
三亞城市地下管廊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綜合管廊布置于道路中央綠化帶下,斷面采用矩形三艙斷面形式,寬 x 高=9.05m x 3.8m(外尺寸),分為燃氣艙、水艙和電艙,入廊管線有給水管、再生水管、污水管、燃氣管、電力管、通信管線等。
12月25日,記者隨工作人員進入了地下管廊。在水艙內,光線明亮,管廊也十分寬敞。管廊的一側,每隔一定距離,便設置了支撐架,供管道鋪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管廊上部預留了接口,便于之后的污水、再生水管道接入管廊內。
而在電艙和燃氣艙內,記者看到,管廊寬度較水艙窄一些。在電艙內,管廊兩側都設置了管線支撐架,密密麻麻,為后續管線接入留足了空間。
“地下管廊還建設有風機、水泵、滅火設備,如果不慎進水,水泵會自動抽水,而如果著火,也會自動滅火,功能基本達到自動化!钡叵鹿芾裙ぷ魅藛T告訴記者,中控室可實時監控地下管廊管線的情況,也會對一些問題進行自動檢測。
“地下管廊可以避免水、電、氣等部門維修時對路面的頻繁開挖!苯ㄔO方之一的中交海投有關負責人表示,該條管廊對標國際一流設計理念,充分利用了有效的城市空間,也為管廊運維提供了便利有效的通道,保留了城市道路的美麗景觀。
同時,三亞市地下綜合管廊在建設過程中克服新冠疫情、拆遷、管線遷改等重重困難,精準管理,全過程實施BIM技術,獲評“海南省建筑施工優質結構工程”。地下管廊公司采取分部分項驗收,滿足條件分段運營的方式,及時有效地推動了海榆東線南段綜合管廊投入運營。